又调整!华为云数次变阵,意在何为?华为未来布局分析

2021/5/13 10:56:53

本文主要是介绍又调整!华为云数次变阵,意在何为?华为未来布局分析,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程序猿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图片

出品丨自主可控新鲜事

转载请注明出处

正文共3025,建议阅读时间10分钟




4月9日下午,华为再次发文对华为云业务进行了新的人事任命。


在此次任命中,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被任命华为云董事长,华为消费者BG CEO余承东被任命为华为云CEO。张平安任Cloud BU 行政管理团队主任,同时Cloud BU新增两个副主任,彭中阳和陶景文分别负责企业业务和流程IT 。


图片图片
同时,华为原Cloud&AI管理团队重组为Cloud BU管理团队。

华为云数次变阵,或意在独立


华为变阵自今年年后开启,期间变化不少。
今年1月27日,华为消费者业务掌舵人余承东被任命为Cloud &AI BG总裁(兼)、Cloud & AI BG行政管理团队主任。 就一周前的4月2日,华为在内部发文中宣布,取消云与计算BG,更名为“Cloud BU”,该部门直接向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汇报,同时任命张平安为 Cloud BU总裁。同时,计算产品线、数据存储与机器视觉产品线整建制切入网络产品与解决方案部,并更名为“ICT产品与解决方案部”。这意味着云与计算BG存在时间仅为15个月。
除此之外,近年来华为云业务就经历了多次调整,先有最初的云业务和IT产品线整合,成为了Cloud&AI BU;在2020年1月,Cloud&AI又升至华为第四大BG,正式成为运营商BG、企业BG、消费者BG外,华为的第四大BG。
针对此次变阵,一位华为内部人士将这一变化解读为,华为云将往相对独立的运作模式转换,即往独立公司化运营模式转换。而对于华为云的新定位,目前华为并未作出相关回应。从董事长、CEO、总裁、副主任等新任命来看,华为云地位颇高,此前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就多次强调云业务的重要性和调整方向。
2020年12月,在华为企业业务及云业务汇报会上,任正非发言中一方面肯定了云与计算BG和企业BG经过半年多的运作实践,促进了一线资源投入,提升了产业生态等方面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对三岁的华为云“敲打”了一番,要求“一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面面俱到”,还提到服务能力、多个责任中心、力量碎片化,云与计算BG和企业BG两个组织“反而增加了很大沟通成本”等问题。此前,任正非还“批评”华为多年来“端、管、云”战略中出现的“端不知管、管不知云”现象,提出端管云要协同,力出一孔。
不论是“敲打”还是“批评”,都反映出华为对云业务的重视。正所谓,快马用鞭催才能日行千里,响鼓用重锤才更铿锵有力。此次变阵新的华为云阵容堪称豪华。徐直军、余承东、彭中阳、陶景文四人均是华为管理层成员。徐直军在华为内部评价颇高,在华为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多项业务都离不开他的推动,包括海思芯片、无线、云业务和汽车。余承东更是近年来华为内外公认的“常胜将军”。由轮值董事长和余承东联合组队,这在华为是非常罕见的。
华为云独立运作后,如何解决内部问题发挥华为优势,如何与区域组织协同都是挑战,也挑战四位高管的合作能力。 手机业务受阻,华为押注云计算和第三代半导体 作为在手机市场曾战胜苹果的华为来说,过去一年则遭遇重大挑战。依据权威调研机构Canalys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前三大手机厂商分别是三星、苹果、华为。额外要指出的是,因2020年第四季度华为手机出货量大幅下滑,使得华为六年来首次跌出全球五大智能手机厂商阵营,在Canalys报告中,华为直接成了Others
近日,据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2021年度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品牌销量数据,华为手机出货量暴跌18%,全球市场占有率仅剩4%!
图片从上面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华为从曾经的全球第二掉到了全球第六。当然,华为手机市场大幅下滑,究其原因还是受到了美国制裁的影响。自从陷入“缺芯”困境,华为就无法与能生产高端芯片的代工厂合作,导致其高端处理器无法再生产,一直到现在都处于缺货的状态。在整体市场复苏的格局下,华为在手机市场仍不容乐观。来自市场分析公司TrendForce(集邦)预测华为手机在2021年全球排名下滑至第七。
1.加码云计算
图片
继智能手机后,华为在接下来的发展将会由消费者类板块转向企业服务,其中云服务将会成为华为重要板块,将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透过云端输出,赋能全社会数字化转型。
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华为云“全球增速最快的云”并非浪得虚名,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这三年华为云的成绩:

  • 第三方全球权威咨询机构IDC的数据报告显示,2017年,华为云FusionCloud私有云解决方案在中国市场取得多项第一:政务云中国市场第一、大数据中国市场第一、桌面云中国市场第一、虚拟化市场中国厂商第一,成绩十分抢眼。
  • 截至2018年底,华为平台上线160+个云服务,以及混合云、SAP、HPC、游戏、媒体等140+解决方案。云市场新增上架应用1500个,发展合作伙伴超过6000家。
  • 截至2019年6月底,华为云规模客户数是去年同期的33倍,收入同比增长5.5倍;SAP上云客户数150+,排名行业第一;国内十大车厂100%、基因领域Top15的85%、视频监控Top 10的80%、互联网Top50中的60%均为华为云客户。
  • 2019年6月,全球权威标准机构BSI(英国标准协会)和CSA(云安全联盟)宣布,华为云顺利通过4项安全复审和认证。4项安全认证审核范围覆盖华为云所有机房和一百多项核心云服务。其中,CSA STAR的安全评级为最高级别Gold级。
  • 2019年7月,在海南举行的第二届全国信息安全企业家高峰论坛上,华为云获得了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颁发的首批信息安全服务资质(云计算安全一级)。
  • 在中国信通院于“2019可信云大会”上发布的《云计算发展白皮书(2019年)》中,华为云成为七家获得AAA(最高级)信用的企业之一。
  • 从市场来看,去年华为云在国内的增速很快,华为云与计算BG成立一年来,在公有云市场取得较大进展。根据2020年9月权威分析师机构Canalys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报告(2020年Q2)》显示,华为云以15.5%份额位居第二,同比增速高达259.6%,增速最快,四季度市场份额达17.4%。
  • 从全球来看,根据Gartner最新报告显示,2019年华为云全球IaaS排名上升至第六,增速高达222.2%,全球增速最快
  • 2021年3月31日华为发布了2020年年报。年报显示,华为云已上线220多个云服务、210多个解决方案,在全球累计获得80多个权威安全认证,发展19000+合作伙伴,汇聚160万开发者,云市场上架应用4000+个。


华为云未来可期。
2.押注第三代半导体
图片另外,在智能手机市场遭遇逆风后,华为或押注功率器件等第三代半导体,走上“汽车之路”。其实华为早在 2019 年就发表了“不造车”宣言,即“华为不造整车,而是聚焦 ICT 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造好车”,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提供商。不久前,在华为2020年报发布会上,就汽车问题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表示,华为对汽车业务的定位是成为一个有竞争力的智能汽车部件的供应商。
“到今天这个定位是没有改变的,我们是帮助车企造好车。”胡厚崑表示,华为相信自己掌握的ICT技术,在未来电动汽车几个关键基础的子领域,能做出有竞争力的产品来,包括车联网、云、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电源管理等方面。 近段时间,市场传出华为进军功率器件及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消息,显示华为正在进一步拓展其汽车赛道。有知情人士透露,华为正在为公司的功率器件研发大肆招兵买马,涉及 IGBT、MOSFET、SiC、GaN 等主流的功率器件。简单来说,华为正布局功率器件及第三代半导体两大产业热点领域。
围绕第三代半导体产业,2020 年 7 月,华为投资东微半导体,涉及高压 GreenMOS 系列、中低压 SGTMOS 系列、IGBT 系列三大系列产品。同月,华为哈勃投资入股北碳化硅晶片制造商京天科合达,持股比例 4.82%。除此之外,华为还投资了碳化硅头企业山东天岳先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持股 10%。
整体来看,布局功率器件非常契合零部件供应商的角色。汽车业务之外,布局第三代半导体也可以和华为的消费电子、数据中心等业务协同。

结语


不管是加码云计算,还是押注第三代半导体,2021年精修“内功”,业务更聚焦的华为值得期待!





这篇关于又调整!华为云数次变阵,意在何为?华为未来布局分析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为之网!


扫一扫关注最新编程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