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文科生的编程之旅

2021/5/20 22:25:04

本文主要是介绍一个文科生的编程之旅,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程序猿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前言

我本无名,虽然有人用名字称呼我,但我不是那个名字,那个名字也不属于我。
我亦本无身份,虽然有人用某些身份看我,但我不是那些身份,那些身份只是方便描述我。

转行因由

一晃转行编程以来两年了,过去我真想不到自己会搞这行,高中毕业时对电脑的使用仅限于开关机、打开网页,报考时因为填自愿不方便回家(可惜不懂报考,白瞎了好分数),难得一次去网吧包宿,看着同学玩英雄联盟,我只能放个西游记看,还虚伪的说不爱玩游戏。

作为一个文科生,毕业后真是特别迷茫。上学期间总觉得公务员的不太好,生活该追求点新意啊,国考笔试过了也没去面,现在想来,真是图样图森破,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印象和想法。

为什么后来做程序员了?干别的也没什么干的,性格内向,怕是有些社交恐惧症,加上听到不少亲戚说编程的赚钱,好嘛,我就试试,自己学学感觉可以的话就干了!然后看了几天python,写了几个爬虫筛选出来不少可看的小说,感觉还不错,那就干了呗。

毕业后的文科生求职之路,真是打碎了高中时期的那点小骄傲,你是学习不错,但是那又如何,孤军奋战,高强林立,总有一段时间路窄的很,强者提供选择,弱者只能选择,自己更是很多都无法选择。

入行之路

第一家公司的体验并不好,最后离职也是交了学费的,但是还是挺感激的,毕竟借此我成功转行了。

我在那里呆了将近一年半,4个多月培训,3个月实习,之后又是大半年。培训的老师技术不错,基础理解挺到位,虽然讲的不太适合迅速进入工作状态(相对而言,其实前端、数据库、java基础都涉及了),但是有利于长远发展,例如讲了计算机组成原理、编码、信息等,大概也是出于他个人心理原因吧,感觉自己挺厉害的,讲课怎么能和别人一样,就带了不少理论知识,好吧,工作需要的知识我自己回家学习呗,最终实习也没掉链子,还能帮帮别的同学。

培训期间除了上课学习,回家就主要看些原理类的东西,感觉真是走了不少冤枉路,站的不高,手里也没个望远镜,看不见全貌就只能摸着石头走,还好很多前辈共享了一堆资料,一点点建立起了对计算机的印象。

实习期间很卖力的,同期培训的几位小伙伴加起来的干的活还没我多,然而给我的工资只比他们多三百块。嗯,人应当理性的看待自己,一个刚培训出来的,再努力又算个什么呢?所谓干的多,仅仅是相对多而已。好好学习,好好工作,下家多点工资才是正理。

工作期间,名义上做的是全栈,但是早期以前端为主,干的是外包的活,后来才主要干后端,好歹工作+自学也积累起了技术,Html、CSS、JS、Mysql、Bootstrap、Springboot、Mybatis、Vue、Spark、Hadoop、MongoDB、Redis、Hbase、ES等,感觉终于算是个程序员了。
python也没丢,偶尔写写脚本找个小说,处理下数据,这玩意写起来真方便,各种三方库特别便利,难怪那么多人喜欢。
后来在同事的鼓动下跳槽了,相比于同龄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也还好吧。

听说后来好像不分文理科了,是个好事情,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任挖坑,后人遭殃,若不分文理,到底可以少坑一批人。

迷中倍人

从小孩到学生,到中学大学,从文科生到程序员,回想起来,犹如梦幻,自己到底是执着于种种身份,自缚双手了。这世上存在这样一种范式:因为你是xx身份,所以你应该做什么。但是这样想真的对自己好么?为什么不是这样:因为我xx样、xx行为,别人以xx身份称呼我?

这世上本无文科生、理科生,本无少年、老年,切莫用名相限制自己。

迷中倍人与妙观察智者

迷中倍人:好兄弟,你说我一个文科生,能学会那玩意么,没有基础怎么搞的了?
妙观察智者:迷人,我与汝共生,至今二十余载,汝于三四岁时可会加减乘除?于八九岁时可会函数?
迷中倍人:(脸红)兄弟,何必多此一问,你也知道我们那时哪像现在孩子一般厉害,我都不记得三四岁时干嘛嘞。
妙观察智者:我问汝三四岁时可会加减乘除,汝竟升起与孩童的攀比之心,汝……
迷中倍人:哎呀,我就随便想想嘛,你是想告诉我,凡事都是学则有,不学则无,基础没有,学了就有是嘛?
妙观察智者:嗯,不错,你很聪明,可惜心猿意马,妄想纷飞,如果能安心定神,何愁不知前路?

迷中倍人:你又磨叨了,这脑子要是不乱想,和那硬邦邦的桌子何异?好了,不说这个,你说我虽然学得了,但比起人家大学期间学过的专业人事,那不吃亏的很吗?
妙观察智者:汝本自性圆满,周边十方,无取无舍,奈何妄执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颠倒妄想,以致生起得失之心,如果能认清自心,自然无得亦无失。
迷中倍人:(脑壳疼)兄弟你咋又来了,好好聊天不好么,非扯那些没用的,你还是教教我怎么不吃亏吧!
妙观察智者:迷人,若就常理而言,难逃吃亏,纵然能力与人无二,也难得同样银钱,汝于昔时骄慢异常,此番自食其果,不必再生幻想,此果虽苦,却好过患得患失,碌碌无得。
迷中倍人:好兄弟,你终于说了句实话,确实如此,我还想它作甚,干了。

迷中倍人:好兄弟,我最近学习,听人说又要学原理,又要学算法,还学这个语言,那个框架,一头扎进去之后,就像喝断片了似的,脑子沉重异常,你帮我捋捋,该如何是好?
妙观察智者:这却是个问题,汝欲从头听起还是掐尾略说?
迷中倍人:我脑子不大清醒,你就从头说吧,我也好借机休息会。
妙观察智者:汝于昔时,无记业重,今此报身,慧力有碍,因此读书学习,半刻则疲,此其一也。
迷中倍人:哦?我可不信这个,大家都是骨肉毛发的,能差到哪里去,估计别人也一样学学就累,与前世因果有何相干?还是说说别的原因吧!
妙观察智者:汝于昔时,不修善行,今于此世,无上乘受用境界,学习数月,未曾有善友前辈相助,歧路需试,百草待尝,此其二也。
迷中倍人:唉,你说这个我有点不信又有点信,不过我现在也改不了前世,顶多今生多积德罢了,你还是说别的原因吧,少说这些我改不了的,徒增烦恼!
妙观察智者:汝观此车(手指窗外一辆汽车),若令汝造此车,可有思路?
迷中倍人:你可说笑了,那玩意我哪里造得了,自行车还差不多。
妙观察智者:自行车亦可,汝且略说。
迷中倍人:(我真是口出狂言,哪会造自行车,倒是不好意思收回原话,且编来糊弄一下他)这自行车,无非轮子、车把、车链子、脚蹬拍、座椅,一一造出,拼在一起不就成了。
妙观察智者:如是。先人为何有造车之想?
迷中倍人:自然是很多时候更加省力,还比两条腿快。
妙观察智者:如是。同为腿力,缘何骑车快过行走?
迷中倍人:那是因为圆圆的车轱辘转起来比走路省力,同样的力,车轱辘能转的更远更快。
妙观察智者:如此又为何造车链条、脚蹬拍?
迷中倍人:自然是为了传递腿力,总不能直接用脚蹬车轱辘啊。
妙观察智者:嗯,为何造车把?
迷中倍人:当然是为了调整方向,不然怎么驱使?
妙观察智者:为何又造座椅?
迷中倍人:难道站着骑车嘛,站久了多累啊。
妙观察智者:如是,造车缘行,此娑婆界,力为行本,向为行相,凡所有行,皆有力与方向。自行车、汽车乃至来世之车亦如此,若欲造车,力需有源,人力、燃料力、电力皆是力,力需有载,链条、齿轮、杠杆、轮胎皆为载,又需调整方向,搭配车把、方向盘,兼具载人载物挡风遮雨,又添底盘、坐具、靠椅、外壳。是以当知,欲成一物,先知根本脉络,根本既知,仔细思维行动,则诸事可成。
迷中倍人:嗯,你说的有道理,难道我学的云里雾里,皆因不知计算机的脉络?
妙观察智者:如是如是。
迷中倍人:我仔细思维,确实不知,虽然看过些原理,但感触不深,你观察的最敏锐了,快给我讲讲吧。
妙观察智者:汝多次看过冯诺依曼体系,不如以此为基,简化一番,只留下个处理器、IO。
迷中倍人:哦?正好电脑上跑着个Nginx服务器,你不如以此为例讲解一番。
妙观察智者:汝用鼠标点一个链接,浏览器显示出新的网页。暂且略说为五步,一为鼠标IO,传信至总线(未必),二为处理器识别并处理鼠标信号和相关联的信息(窗口位置和相关事件,具体未必),三为网络IO,根据链接的信息按照相应的协议从链接指向的机器请求对应资源,四为处理器处理网络信息,按浏览器程序转成对应的数据,五为显示器IO,处理器将待显示的数据存储显示器对应的存储设备(显存),由显示器自行定期取用展示位页面(看实际设备搭配)。
迷中倍人:好像是这么回事,不过你学识受制于我,说的能对嘛?也是无所谓了,看起来大概差不多吧。兄弟,很多人说算法很重要,你怎么不把它看在眼里?
妙观察智者:此次旨在究其脉络而已,算法是做成某事之方法,虽然重要,却非脉络,当汝开发某事,自然而然在写算法。
迷中倍人:嗯,也是,我倒有点理解,这脉络实际上就是处理、存储、运输是吧,倒是和平时生活很像,读书、做饭、上班,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处理、存储和运输嘛!
妙观察智者:如是如是,大道至简,衍化至繁,望汝恒作是念,不为外相所惑。
迷中倍人:有理有理,(一番对话精神不少,于是看起学习资料)哎呀,这看的我头晕眼花的,还是看会小说去吧。



这篇关于一个文科生的编程之旅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为之网!


扫一扫关注最新编程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