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概念整理

2021/6/19 2:29:44

本文主要是介绍《数据库系统》概念整理,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程序猿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第一章:引言

数据: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数据库的基本对象。

数据库: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由一个互相关联的数据的集合和一组用以访问这些数据的程序组成,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数据库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及其开发工具) 、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文件处理系统的弊端:数据的冗余和不一致、数据访问困难、数据孤立、完整性问题、原子性问题、并发访问异常、安全性问题

数据模型:数据库结构的基础。有关系模型、实体-联系模型、基于对象的数据模型、半结构化数据模型四种,网状模型和层次模型已经被淘汰。

存储管理器的数据结构:数据文件(存数据库)、数据字典(存元数据,是数据库的数据库)、索引
数据文件可以借助操作系统以文件形式存在本地,也可以不借助操作系统直接存入磁盘。

数据库的体系结构:集中式、客户/服务器式、分布式

数据库DBA:模式定义、存储结构及存取方式定义、模式及物理组织修改、数据访问授权、日常维护(定期备份等)

数据操纵语言DML(如select)、数据定义语言DDL(如create、insert into)

第二章:关系模型

关系模型中,唯一的数据结构是关系,即二维表。

元组:行;属性:列;属性的域:某一属性的取值集合。所有属性的域都必须是原子的

数据库模式:数据库的逻辑设计;数据库实例:某一时刻数据库中的数据的快照。关系模式关系实例与之类似。

超码:一个或多个属性的集合,这个集合可以唯一地区分出一个元组(一行)

候选码:最小超码,可能有多个;主码:人为选中,作为一行的区分标准的候选码。

外码:关系\(r_1\)的属性中可能包含了关系\(r_2\)的主码,这个属性在\(r_1\)上称作参照\(r_2\)的外码,\(r_1\)称作外码依赖的参照关系,\(r_2\)称作外码依赖的被参照关系

参照完整性约束:参照关系中的任意元组的特定属性的取值必须等于被参照关系中某个元组的特定属性的取值。

查询语言:用户用来从数据库中请求获取信息的语言

过程化语言:用户指导系统对数据库执行一系列操作来计算结果

非过程化语言:用户只描述所需信息,不给出获取该信息的具体过程

关系代数内容留到第六章再记。

第三四五章:SQL



这篇关于《数据库系统》概念整理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为之网!


扫一扫关注最新编程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