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技术选型

2021/6/27 6:14:06

本文主要是介绍如何做好技术选型,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程序猿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如何做好技术选型

互联网的精髓就是共享,可以共享技术、共享经验、共享情感、共享快乐~

很多年前就有这个想法了,从事IT行业时间也不短了,应该把自己工作和业余所学习的东西记录并分享出来,和有缘人一起学习和交流。

如果您是那个有缘人,请上岛一叙!爪哇岛随时欢迎您!


开头语

  1. 无论你的研发团队是大还是小,在做技术选型时,请一定牢牢抓住你的目标,不要走偏。

  1. 作为一个研发型的技术团队,你的首要职责就是如何做好团队的技术支持工作,尽快消化你的业务需求,完成产品发布上线,然后根据市场用户的反馈再进行迭代更新。

  1. 明确了你的职责,那么接下来就是倒推回去找到自己应该要重点做的工作,逐步拆分成周期性的细分可落地的工作。

技术选型的原则

  1. 选择成熟的技术,而不是一味追求最新,最新的技术不一定是最好的,只要能满足你的需求就可以了。

  1. 首选开源的项目,避免以后会涉及到二次开发和法律问题。(当然不差钱除外)

  1. 选择社区活跃度较高的技术,这样如果遇到问题能很快得到有效的支持。

  1. 选择学习难度低、学习曲线平缓的技术,团队上手快,能很快投入工作中去,降低学习成本。

  1. 敏捷务实,可以借鉴其他团队或之前项目的成功经验,避免过度设计和无效拓展。

技术选型的实操

  1. 搞清楚技术选型的动机和出发点,这点非常关键,因为我们很多情况下解决不了问题的原因是不知道问题的根源在哪,所以做技术选型必须搞清楚引入这一个技术或组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问题场景越具体越好,不要仅为了用而用。

  1. 列出候选技术框架的清单,一般来说每个问题场景的解决方案都不止一种,这个过程最终产出成具体的选型文档。候选技术的来源总结几个途径:书籍、视频、技术博客,搜索引擎,技术社群(微信公众号、QQ、钉钉等),GitHub、Gitee代码仓库。

  1. 对候选技术清单从多维度对比分析,找出最合适的技术。对比维度总结:行业内主流程度、技术背后维护支持团队、社区活跃度、学习成本、使用成本、业务场景及性能测试。

总结建议

技术选型其实也是一种权衡与取舍,我们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所以在进行技术选型时,需要我们清晰的认识到:技术本身并无好坏,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没有完美的终极解决方案,只有匹配当下业务场景的最优解决方案。



这篇关于如何做好技术选型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为之网!


扫一扫关注最新编程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