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E:NIO - 缓冲区的常用方法 & Buffer中的变量(一)

2021/6/30 17:24:04

本文主要是介绍JavaSE:NIO - 缓冲区的常用方法 & Buffer中的变量(一),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程序猿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1.  常用方法

    拿到一个缓冲区,我们往往会做什么?

    很简单,就是读取缓冲区的数据 / 写数据到缓冲区中

    所以,缓冲区的核心方法是:

        put(byte b):给数组添加元素

            get():获取一个元素

import java.nio.ByteBuffer;
import java.util.Arrays;

public class Demo02Buffer的方法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创建对象
        ByteBuffer buffer = ByteBuffer.allocate(10);

        // put(byte b): 给数组添加元素
        buffer.put ((byte)10);
        buffer.put ((byte)20);
        buffer.put ((byte)30);

        // 把缓冲数组,变成普通数组
        byte[] arr = buffer.Array();

        // 打印
        System.out.print(Arrays.toString(arr));

        // get(): 获取一个元素
        byte b = buffer.get(1);
        System.out.print(b);    //    20    
    }
}

 

2.  Buffer类中的变量

    Buffer类维护了 4 个核心变量属性,来提供关于其所包含的数组的信息。 它们是:

      <1> 容量Capacity

          缓冲区能够容纳的数据元素的最大数量

          容量在缓冲区创建时被设定,并且永远不能改变

          (不能被改变的原因也很简单,底层是数组嘛)

      <2> 界限Limit

          缓冲区中,可以操作数据的大小

          代表了当前缓冲区中,一共有多少数据

          (从limit开始,后面的位置不能操作)

      <3>位置Position 

          下一个要被读或写的元素的位置

          Position会自动由相应的get() 和 put() 函数更新

以上三个属性之间,有一些相对的大小关系:

  0 <= position <= limit <= capacity

例:

  如果我们创建一个新的容量大小为20 的ByteBuffer对象, 在初始化的时候, position 设置为 0,

        limit 和 capacity 被设置为 10, 在以后使用 ByteBuffer对象过程中, capacity的值不会再发生变化,而其他的两个将会随着使用而变化

 

 

      <4>标记Mark

          一个备忘位置。 用于记录上一次读写的位置 



这篇关于JavaSE:NIO - 缓冲区的常用方法 & Buffer中的变量(一)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为之网!


扫一扫关注最新编程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