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大厂P6专题】JVM内存为什么要分成新生代,老年代,持久代?新生代中为什么要分为Eden和Survivor?

2021/8/8 7:06:49

本文主要是介绍【冲刺大厂P6专题】JVM内存为什么要分成新生代,老年代,持久代?新生代中为什么要分为Eden和Survivor?,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程序猿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需要先了解区域分配

目录

1)共享内存区划分

2)为什么分年老代和新生代

3)为什么要分为Eden和Survivor?为什么要设置两个Survivor区?


1)共享内存区划分

  1.共享内存区 = 持久代 + 堆(注;jdk1.8及以上jvm废弃了持久代) 

  2.持久带代= 方法区 + 其他

  3.Java堆 = 老年代 + 新生代

 4.新生代 = Eden(伊甸区) + S1(幸存1) + S2(幸存2)

2)为什么分年老代和新生代

1)新生代(Young Gen):年轻代主要存放新创建的对象,内存大小相对会比较小,垃圾回收会比较频繁。年轻代分成1个Eden Space和2个Suvivor Space(from 和to)。
 2)老年代(Tenured Gen):年老代主要存放JVM认为生命周期比较长的对象(经过几次的Young Gen的垃圾回收后仍然存在),内存大小相对会比较大,垃圾回收也相对没有那么频繁。

3)为什么要分为Eden和Survivor?为什么要设置两个Survivor区?

1.如果没有Survivor,Eden区每进行一次Minor GC,存活的对象就会被送到老年代。老年代很快被
填满,触发Major GC.老年代的内存空间远大于新生代,进行一次Full GC消耗的时间比Minor GC
长得多,所以需要分为Eden和Survivor。
2.Survivor的存在意义,就是减少被送到老年代的对象,进而减少Full GC的发生,Survivor的预筛选保证,只有经历16次Minor GC还能在新生代中存活的对象,才会被送到老年代。
3.设置两个Survivor区最大的好处就是解决了碎片化,刚刚新建的对象在Eden中,经历一次Minor
GC,Eden中的存活对象就会被移动到第一块survivor space S0,Eden被清空;等Eden区再满
了,就再触发一次Minor GC,Eden和S0中的存活对象又会被复制送入第二块survivor space
S1(这个过程非常重要,因为这种复制算法保证了S1中来自S0和Eden两部分的存活对象占用连续
的内存空间,避免了碎片化的发生)。



这篇关于【冲刺大厂P6专题】JVM内存为什么要分成新生代,老年代,持久代?新生代中为什么要分为Eden和Survivor?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为之网!


扫一扫关注最新编程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