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发展 服务器的发展

2021/8/31 23:08:29

本文主要是介绍互联网的发展 服务器的发展,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程序猿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微博上的一位叫 阿佑学长 的博主 从一个运维的身份分享的一些知识

 

①互联网发展历程

从最开始用户只是信息的获取者 逐渐转变为信息的生产者 即UGC模式

整个互联网经历了web1.0 web2.0 移动互联 再到现在的大数据

 

 

②服务器以及机房组成

一个机房有许多的机柜 每个机柜由顶端的交换机 中间的多种服务器 底部的电源组成

机房天花板走线,用网线连接每个机柜的交换机,然后向外接通到别的机房

交换机用网线连接每个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

底部电源主要用于机房遭遇断电时服务器不至于立马停电,一般能坚持十五分钟的供电

 

单个服务器就像一台笔记本电脑——只是被剔除了音响、显示屏等设施

单个服务器由机壳盖、机壳、CPU、硬盘、内存、主板构成

可以在下方在线拆解华为某款服务器

计算产品3D展示 (huawei.com)

 

服务器分为机架服务器和刀片服务器 前者横向插入机柜 需要单独供电

后者纵向插入并且由好几台服务器组成一个整体 一个整体统一供电

 

我们看到的各种软件的后台以及什么大数据等等的运算,就是在机房中的这些服务器上运行的

 

③互联网架构发展

2000年那种上古时期都是单机模式 一个软件的所有模块都放在一台服务器上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访问量的增加,单台服务器是有上限的,所以就要拆开成多服务器模式

做业务逻辑处理的模块,就部署在拥有多核CPU的服务器上

做文件存储的模块,就部署在拥有大空间磁盘的服务器上

做数据库读写的模块,就部署在拥有SSD,支持高速IO读写以及大内存的服务器上

 

再然后为了减轻对作为数据库的服务器的压力,将需要频繁访问的信息,比如用户登录信息等放在一个专门用作缓存的服务器上——通常是使用了redis(一种key-value存储系统)技术的服务器

 

上面就是分布式架构的由来,再然后发现将模块拆分放在单独的服务器上也顶不住访问量了,那么就用多个服务器支持一个模块,然后使用上了负载均衡以及消息队列(任务队列)

前者负责接收前端的需求,然后判断此时后端的controlled模块下哪个服务器负荷小,就把当前的请求分发给它

后者负责将单个服务器上接受到的需求进行排列,以便于有序处理

 

再往后发展就有了微服务,先不说了

 

④互联网职业区别

建议是能学开发或者算法就先走这条路 这既是基础 也是比较好的发展 其中后者要求更高——科班出身 研究生学历 发表论文

 

实在学不会再考虑测试、运维、网络、安全



这篇关于互联网的发展 服务器的发展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为之网!


扫一扫关注最新编程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