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6MHz NFC 简单介绍
2021/9/1 23:36:58
本文主要是介绍13.56MHz NFC 简单介绍,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程序猿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NFC系统
NFC系统是属于RFID系统中的一种,典型的系统由应答器、读写器以及应用系统组成,如下图所示。
图1 RFID系统的组成框图
通常来说,NFC系统是由一对 NFC 设备及其之间的相互通讯组成[21]。应答器(又可称射频标签),一般来说是要安放在识别的物体表面,标签存储着被识别物体的数据或者采集到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被读写器进行射频识别,从而读写器就从这一标签当中读出来可获得的有效的数据或采集的数据,标签是由一片NFC芯片和外接天线(能量耦合元件)构成,NFC芯片上还集成了ADC、FRAM、CPU等部分,每个射频标签在其内部都出厂存有着唯一的可识别信息,使用者可以很方便的对不同的应答器进行分类及管理[20]。
在无源NFC系统中,因为NFC阅读器与NFC应答器间的能量与数据的传输是采用“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控制这个通讯序列是需要一定的时序控制。在这种情况下,阅读器除了还要无线供能之外,还要进行通讯时序控制。
NFC系统的能量以电感耦合(电磁感应)的方式通过天线来进行无线的能量传输,其射频载波频率为 13.56MHz,采用电感耦合方式的无源射频标签的典型的工作距离为10-20cm,在此距离范围内,可以进行能量传输与数据通信,如图2所示。
图2 RFID电磁感应的原理效果图
详细来说,NFC两端通讯的过程如下:上位机可以控制NFC读写器,通过串口给读写器写入将要发送的信息,读写器天线将信息发射给距离内的射频标签,此时无线能量传输也在进行,在距离范围之内的标签获得能量且激活,信息通过标签端的天线处理后直接进入芯片的寄存器区,之后标签上采集或存储的信息可以由上位机写入的程序控制后,通过标签端的外围天线发射到读写器;之后读写器将从寄存器读来的信息送到上位机进行下一步的处理;上位机得到NFC读写器传输来的数据之后,进行下一步的数据处理分析并存储,这样就实现了NFC两端的相互通信[20]。
NFC技术拥有着两种通讯模式:主动通讯模式和被动通讯模式,分别如图3 、图4所示。在3主动通讯模式中,读写器和标签端都可以从自身产生射频场,也就是可以自身供给能量,两端相互之间可以按时序传输信号。但在图4被动通讯模式中,就只有读写器端能够产生射频场,标签收到能量被激活后可以发射信息回答读取器。
图2-3 主动通讯模式
图2-4 被动通讯模式
这篇关于13.56MHz NFC 简单介绍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为之网!
- 2025-01-10Rakuten 乐天积分系统从 Cassandra 到 TiDB 的选型与实战
- 2025-01-09CMS内容管理系统是什么?如何选择适合你的平台?
- 2025-01-08CCPM如何缩短项目周期并降低风险?
- 2025-01-08Omnivore 替代品 Readeck 安装与使用教程
- 2025-01-07Cursor 收费太贵?3分钟教你接入超低价 DeepSeek-V3,代码质量逼近 Claude 3.5
- 2025-01-06PingCAP 连续两年入选 Gartner 云数据库管理系统魔力象限“荣誉提及”
- 2025-01-05Easysearch 可搜索快照功能,看这篇就够了
- 2025-01-04BOT+EPC模式在基础设施项目中的应用与优势
- 2025-01-03用LangChain构建会检索和搜索的智能聊天机器人指南
- 2025-01-03图像文字理解,OCR、大模型还是多模态模型?PalliGema2在QLoRA技术上的微调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