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八股文复习
2021/9/22 22:10:51
本文主要是介绍java八股文复习,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程序猿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项目介绍
背景:项目是支付宝小程序“移动双V会员”开发,用户数量5000万,月活60万。
任务:负责四个项目:小程序后台需求迭代、抽奖模块活动迭代、内部数据查询web后台开发、支付宝客满平台维护
行动:MQ异步削峰处理每月十万级订购请求,对首页接口的接口网管限流处理,与支付宝进行SHA-256加密的用户数据查询服务,利用redis储存抽奖次数避免超发
成果:完成中移订购流程解偶,优化产品订购体验提升30%订购留存率。优化首页接口,将订购数据查询延迟从2s优化到30ms。数据库5s超时导致耗时5.5s近30万条代执行任务超时异常,优化慢查询sql将耗时时间优化到1.5s。
基础
servlet生命周期
实例化:在第一次访问或启动tomcat时,tomcat会调用此无参构造方法实例化servlet。(一次)
初始化:tomcat在实例化此 servlet 后,会立即调用 init() 方法初始化servlet。(一次)
就绪:容器收到请求后调用 servlet 的 service() 方法来处理请求。(多次)
销毁:容器删除 servlet 对象,删除前会调用 destory() 方法。(一次)
请求转发和重定向
请求转发:forward(); 重定向:sendRedirect()
重定向
1、使用 response 对象的 sendRedirect() 方法
2、setStatus() 和 setHeader() 方法一起使用
String site = “https://www.baidu.com/” ;
response.setStatus(response.SC_MOVED_TEMPORARILY);
response.setHeader(“Location”, site);
过滤器
spring boot通过FilterRegistrationBean实例注册,实现Filter类重写doFilter方法,对参数进行校验。创建一个FilterConfiguration类,允许的网站域名,限制 HEADER 或 METHOD,设置顺序
监听器
利用Listener实现Redis的缓存预热,实现ServletContextListener接口,重写contextInitialized()方法,获取service对象bean,获取mySql数据库中所有的User,将User缓存到Redis数据库中
JDK
hashcode
hashCode是jdk根据对象的地址算出来的一个int数字,代表对象在内存中的存储位置。重写equals方法的同时必须也要重写hashCode方法。
hash冲突:两个对象对应一个hashCode,但equals却并不相等,链表数据结构来解决hash冲突的情况
HashMap:是一个用于存储Key-Value键值对的集合,常使用的是两个方法:Get 和 Put。
put:哈希取模,头插法插入重复元素 get:做Hash映射,得到对应的index,重复元素尾出
HashSet
JVM
虚拟机
程序计数器:线程独立,改变计数器来选取指令
本地方法栈:Java 通过 JNI 直接调用本地 C/C++ 库
虚拟机栈(java栈):线程私有,存储局部变量表、操作数栈、动态链接、方法出口。
Java堆:Java堆是垃圾收集器管理的主要区域。线程共享。-Xmx4000m -Xms4000m LargePageSizeInBytes(大分页内存)=128m,使用70%后开始CMS收集
方法区:所有的①类(class)②静态变量(static变量)③静态方法④常量 ⑤成员方法
类加载机制
1、加载:生成二进制字节流,转化为方法区数据结果,生成对象
2、验证:对文件格式、元数据、字节码、引用验证
3、准备:给类分配内存设置初始值
4、解析:常量池的符号引用改为直接引用
5、初始化:执行代码
6、使用:使用阶段包括主动引用和被动引用,主动饮用会引起类的初始化,而被动引用不会引起类的初始化
7、卸载:类所有的实例都已经被回收、ClassLoader被回收、无反射(Major GC)
双亲委派模型
两种类加载器:
-
启动类加载器(Bootstrap ClassLoader)
-
其它类的加载器:
扩展类加载器(Extension ClassLoader)
应用程序类加载器(Application ClassLoader)
自定义类加载器(User ClassLoader)
破坏双亲委派模型
1、继承ClassLoader覆盖loadClass() 2、线程上下文类加载器 3、热替换、模块热部署
为什么委托机制:递归的向父类查找,防止内存中出现多份同样的字节码
垃圾回收算法
原理:
引用计数算法:有一个地方引用它时,计数器值就加1。缺点:互相引用
根可达算法:GC Roots 的对象作为根,走过的路径称为引用链,没有引用链对象叫垃圾
垃圾收集算法
标记-清除算法、复制算法、标记-整理算法、分代收集算法
垃圾回收机制
Major GC:方法区GC,类加载机制的卸载
Minor GC:新生代“消失”的过程
新生代空间的构成:一个伊甸园空间(Eden)、两个幸存者空间(Fron Survivor、To Survivor)
Eden满了,执行Minor GC,移动到Fron Survivor空间,Survivor满了,存活对象移动到To Survivor,重复15次,剩下移动到老年代
老年代:Major GC 或者 Full GC,调优主要是减少 Full GC 的触发次数
CMS
用两次短暂的暂停来代替串行或并行标记整理算法时候的长暂停。使用 标记-清理 算法
1、初始标记:停顿线程STW,标记对象
2、并发标记:用户线程可以和GC线程一起并发执行
3、并发预清理:重新扫描,找到2并发标记过程需要被回收的
4、重新标记:停顿线程STW
5、并发清理:并发执行
6、并发重置:重置CMS收集器的数据
G1
三色标记法:白:所有对象 灰:全局变量和函数栈的对象,1、把灰对象全部置为黑 2、把原先灰对象指向的变量都置为灰色 3、等没有对象可以被置为灰色时,白色都是需要清除的
并行与并发的标记-复制垃圾回收器。G1将内存划分一个个固定大小的region,每个region可以是年轻代、老年代的一个。
整个堆被划分成2048左右个Region。每个Region的大小在1-32MB之间
Region的状态有三种:young(新生代)old(老年代)Humongous(半满)
把一个对象分配到Region内,只需要简单增加top的值,撞点到top值,就从新变老,维护一个空间Region的链表,回收之后的Region都会被加入到这个链表中。
ZGC
ZGC关键技术:着色指针和读屏障技术
JVM监控命令
jps : 虚拟机进程状况工具,列出正在运行的虚拟机进程
jinfo : Java配置信息工具
jmap : 生成堆转储快照
jstack :生成虚拟机当前时刻的线程快照
JConsole:常用工具
并发
多线程
创建线程的方法
1、继承Thread类,重写run()方法
2、实现Runnable接口,重写run()接口。
3、使用匿名内部类实现线程。new Thread() {run()}.start(); 相当于继承了Thread类,作为子类重写run()实现。
new Thread(new Runnable() {run()}).start(); 实现Runnable,Runnable作为匿名内部类
4、实现Callable接口,重写call(),带返回值,将FutureTask作为返回的承接对象
5、线程池的实现
Executor接口定义execute方法,接收一个Runable实例,执行任务,任务即一个实现了Runnable接口的类。ExecutorService接口继承自Executor接口,比如,ExecutorService提供关闭方法shutdown,以及跟踪任务执行状况的Future 方法。
6、定时器(java.util.Timer) //Timer 时间一般不够精确
timer.schedule(new TimerTask()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 0, 1000);
7、Lambda表达式的实现(parallelStream)
parallelStream并行流利用多线程进行,并行操作共享变量没加锁,会导致流处理结果异常
//流打印 list.parallelStream().forEach(System.out::println); //流计算求和 return list.parallelStream().mapToInt(i -> i).sum();
8、Spring实现多线程
* step1、新建一个java配置类(注意需要开启@EnableAsync注解——支持异步任务) * step2、书写异步执行的方法类(注意方法上需要有@Async——异步方法调用) * step3、创建运行类
线程的状态
1、新建状态(new):使用 new 创建一个线程,仅仅只是在堆中分配了内存空间
2、可运行状态(runnable):新建状态调用 start() 方法,进入可运行状态。而这个又分成两种状态,ready和 running
就绪状态(runnable):线程对象调用了 start() 方法,等待 JVM 的调度,(此时该线程并没有运行)
运行状态(running):线程对象获得 JVM 调度,如果存在多个 CPU,那么运行多个线程并行运行
注意:线程对象只能调用一次 start() 方法,否则报错:illegaThreadStateExecptiong
3、阻塞状态(blocked):正在运行的线程因为某种原因放弃 CPU,暂时停止运行,就会进入blocked。此时 JVM 不会给线程分配 CPU, 直到线程重新进入ready,才有机会转到running。
4、等待状态(waiting):等待状态只能被其他线程唤醒,此时使用的是无参数的 wait() 方法
5、计时等待(timed waiting):调用了带参数的 wait(long time)或 sleep(long time) 方法
6、终止状态(terminated):通常称为死亡状态,表示线程终止
线程的方法
1、start():开启一个新的线程来执行用户定义的子任务
2、run():继承Thread类重写run方法,执行任务
3、sleep(long millis):线程休眠,不会释放同步锁。
4、wait():执行到wait(),就释放当前的锁,必须在同步代码块或同步方法中
5、notify()/notifyAll():唤醒wait的一个或所有的线程,会放弃同步锁,需和wait()成对使用,必须在同步代码块或同步方法中
6、join():联合线程:表示这个线程等待另一个线程完成后(死亡)才执行,join 方法被调用之后,线程对象处于阻塞状态。写在哪个线程中,哪个线程阻塞
7、yield():礼让线程,让出 CPU 资源,线程对象进入就绪状态,会优先给更高优先级的线程运行机会
线程的同步
1、同步方法:有synchronized关键字修饰的方法。
2、同步代码块:锁
3、特殊域变量(volatile)
a.volatile关键字为域变量的访问提供了一种免锁机制,
b.使用volatile修饰域相当于告诉虚拟机该域可能会被其他线程更新
c.因此每次使用该域就要重新计算,而不是使用寄存器中的值
d.volatile不会提供任何原子操作,它也不能用来修饰final类型的变量
4、使用重入锁实现线程同步
ReentrantLock类是可重入、互斥、实现了Lock接口的锁。ReentrantLock()还有一个可以创建公平锁的构造方法,但由于能大幅度降低程序运行效率,不推荐使用
5、使用局部变量实现线程同步
使用ThreadLocal管理变量,则每一个使用该变量的线程都获得该变量的副本,副本之间相互独立,这样每一个线程都可以随意修改自己的变量副本,而不会对其他线程产生影响。
ThreadLocal() : 创建一个线程本地变量
get() : 返回此线程局部变量的当前线程副本中的值
initialValue() : 返回此线程局部变量的当前线程的"初始值"
set(T value) : 将此线程局部变量的当前线程副本中的值设置为value
ThreadLocal与同步机制区别
a.ThreadLocal与同步机制都是为了解决多线程中相同变量的访问冲突问题。
b.前者采用以"空间换时间"的方法,后者采用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
6、使用阻塞队列实现线程同步
LinkedBlockingQueue是一个基于已连接节点的,范围任意的blocking queue。队列是先进先出的顺序(FIFO)
LinkedBlockingQueue 类常用方法
LinkedBlockingQueue() : 创建一个容量为Integer.MAX_VALUE的LinkedBlockingQueue
put(E e) : 在队尾添加一个元素,如果队列满则阻塞
size() : 返回队列中的元素个数
take() : 移除并返回队头元素,如果队列空则阻塞
组件
1、zk
zk在分布式系统中,对应用提供一致性保证,分布式选主,通过各种机制,对应用进行协调,从而使分布式系统对外提供某种特定的服务。
对于较低版本的zookeeper服务端,如3.4.x,则需要依赖curator2.x版本,如:2.12.0。如果使用高版本的curator,需要将curator自身依赖的ZooKeeper在maven中exclude掉。 并引入对应的低版本zookeeper客户端。
zk是通过使用curator实现的mutex锁(互斥锁)进行leader竞争。如果获取到的锁就是leader。
如果竞争leader的时候竞争锁失败,则会阻塞,并为上个节点添加watcher。
Curator提供两种方式进行集群选主,分别为:
- LeaderLatch方式
- LeaderElection方式
**LeaderLatch **通过 leaderLatch.start() 开启leader选举之后,我们需要调用 leaderLatch.await() 。如果当前的客户端未成为leader,则会进行等待,(内部源码实现是通过Object.wait()进行阻塞) 直到成为leader后,当前客户端线程会被唤醒,成为主节点就会以主节点的身份对外提供文件相关服务,其他非主节点阻塞。
LeaderElection需要建立一个LeaderSelector实例,它接收CuratorFramework实例、选举节点、以及一个LeaderSelectorListener Leader选举监听器。然后实现LeaderSelectorListener的回调方法:
- takeLeadership回调中需要开发者实现当成为leader之后的业务逻辑。当一个客户端成为leader之后,便会回调takeLeadership方法,执行leader角色的业务逻辑
- stateChanged方法需要开发者实现当连接状态发生变化之后的业务逻辑。比如:我们可以直接抛出异常,阻止leader业务逻辑继续进行。待另外的节点成为leader后执行takeLeadership方法
``
LeaderSelector leaderSelector = new LeaderSelector( client, election, new LeaderSelectorListen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takeLeadership(CuratorFramework curatorFramework) throws 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你已经成为leader"); // 在 这里干leader的所有事情,此时方法不能退出 Thread.sleep(Integer.MAX_VALUE); } @Override public void stateChanged(CuratorFramework curatorFramework, ConnectionState connectionState) { System.out.println("你已经不是leader,链接状态发生变化,connectionState" + connectionState); if (connectionState.equals(ConnectionState.LOST)) { throw new CancelLeadershipException(); } } });
数据库
数据库三范式
1.第一范式(1NF):列不可再分。地址分割为省、市、区
2.第二范式(2NF):属性完全依赖于主键。将订单编号和商品编号作为数据库表的联合主键
3.第三范式(3NF):属性不依赖于其它非主属性 属性直接依赖于主键。不可以在订单表中添加关于客户其它信息
B+Tree
MySQL使用的B+Tree结构都在经典B+Tree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在B+Tree的每个叶子节点增加一个指向相邻叶子节点的顺序访问指针,优化了区间访问的性能。
B+树特征:
元素不保存数据,只用来索引,所有数据都保存在叶子节点。
所有的中间节点元素都同时存在于子节点,在子节点元素中是最大(或最小)元素。
为什么选择:
B树为了减少查找过程中磁盘I/O的存取次数,将一个存储节点大小设为等于一页,每个节点只需要一次I/O就可以完全载入。B树查询时间复杂度不定,最优为1次I/O,最差为O(log_dN)次。B+树二分查询的过程在内存中进行,利用节点间指针进行顺序索引减少I/O次数
SQL优化
三星索引:1、where查询条件的索引行相邻 2、order by排序与索引顺序一致 3、索引行包含所有列,避免回表操作
索引优化:
1、最左前缀原理:mysql会一直向右匹配直到遇到范围查询(>、<、between、like)就停止匹配,比如a = 1 and b = 2 and c > 3 and d = 4 如果建立(a,b,c,d)顺序的索引,d是用不到索引的,如果建立(a,b,d,c)的索引则都可以用到,a,b,d的顺序调整。
2、选择区分度高的列作为索引,表示字段不重复的比例,唯一键的区分度是1,而一些状态、性别字段可能在大数据面前区分度是0
3、索引列不能参与计算,保持列“干净”
4、尽量的扩展索引,不要新建索引,表中已经有a的索引,现在要加(a,b)的索引,那么只需要修改原来的索引即可。
查询优化:
避免慢SQL影响我们的性能
1、我们一定要避免在索引上使用计算。采用exists要比in效率高,因为IN不走索引
2、使用预编译查询。第一次执行时DBMS会为这个SQL语句进行查询优化并且执行预编译,以后直接使用预编译结果
3、尽量将多条SQL语句压缩到一句SQL中
4、用where字句替换HAVING字句,少用DISTINCT。HAVING只在检索出所有记录之后才对结果集进行过滤,而where则是在聚合前刷选记录
5、使用表的别名
MySQL的MVCC
ACID,分别为隔离性、一致性、原子性、持久性。在InnoDB中,利用日志恢复技术保证了事务的原子性和持久性,利用并发控制技术,保证了事务之间的隔离性。
事务的隔离级别
- 读未提交(READ UNCOMMITTED) 脏读,读到未提交的数据
- 读已提交(READ COMMITTED) 不可重复读 事务未提交,可能多次读取数据不一致
- 可重复读(REPEATABLE READ) 发生幻读 读到别人提交的记录
- 串行化(SERIALIZABLE) 事务串行
隔离级别导致的可能异常:
脏写:
两个事务同时在更新一条数据,更新之前这行数据的值为 NULL,主键为 XX。事务 A 是先更新A值,事务 B 更新完数据的值为 B,事务 A 突然回滚,就会用它的 undo log 日志去回滚,把那行数据的值更新回 NULL 值。
脏读:
事务 B 去查询事务 A 修改过的数据,A 还没提交,事务 A 随时会回滚导致 B 再次查询就读不到刚才事务 A 修改的数据
不可重复读:
事务 A 查询数据,读取到的就是 A 值。事务 B 更新那行数据的值为 B 值, 立马提交了,事务 A 此时还没提交。在事务执行期间第二次查询数据为B 值。接着事务 C 再次更新数据为 C 值,提交事务,此时事务 A 在还没提交的情况下,第三次查询数据,查到的值为 C 值
幻读:
幻读就是你一个事务用一样的 SQL 多次查询,结果每次查询都会发现查到一些之前没看到过的数据。
并发控制——锁
-
按功能分:
- 共享锁(读锁、S锁)
- 排它锁(写锁、X锁)
-
按锁粒度分:
- 页锁
- 表锁
- 行锁
表级锁:开销小,加锁快;不会出现死锁;锁定粒度大,发生锁冲突的概率最高,并发度最低;
行级锁:开销大,加锁慢;会出现死锁;锁定粒度最小,发生锁冲突的概率最低,并发度也最高;
页面锁:开销和加锁时间界于表锁和行锁之间;会出现死锁;锁定粒度界于表锁和行锁之间,并发度一般。
多版本并发控制
MVCC手段只适用于Msyql隔离级别中的读已提交(Read committed)和可重复读(Repeatable Read)。
MVCC是通过保存数据在某个时间点的快照来进行控制的。使用MVCC就是允许同一个数据记录拥有多个不同的版本。然后在查询时通过添加相对应的约束条件,就可以获取用户想要的对应版本的数据。
MVCC过程:
InnoDB的MVCC,是通过在每行纪录后面保存两个隐藏的列来实现的。一个保存了行的创建时间,一个保存了行的过期时间
在REPEATABLE READ隔离级别下,MVCC具体的操作如下:
1、开始事务
2、记录数据行数据快照到undo log
3、更新数据
4、将undo log写到磁盘
5、将数据写到磁盘
6、提交事务
日志缓存
redo log(重做日志):包括重做日志缓冲(redo log buffer),日志易失;重做日志文件(redo log file),是持久的
记录的是每一个数据页中的更改
undo log(回滚日志):保存了事务发生之前的数据的一个版本,当事务提交之后,undo log 并不能立马被删除,而是放入待清理的链表,由 purge 线程判断是否有其它事务在使用 undo 段中表的上一个事务之前的版本信息。
binlog (二进制日志):存储着每条变更的SQL语句
分库分表
垂直拆分:通过用户的唯一uid做关联。将用户的相关数据拆分成为用户表、账户表、记录表、流水表等相关表
水平拆分:同一张表中的数据拆分到不同的数据库中进行存储、把一张表拆分成 n 多张小表。例如32库1024表格
读写分离:更新数据时,应用将数据写入master主库,主库将数据同步给多个slave从库。查询数据时,选择某个slave节点读取
分片策略:常用的方法有:HASH取模、范围分片、地理位置分片、时间分片等
全局ID:需要有一个全局的id生成器。比较轻量级的方案是,把一个64位的long型的id,1个bit是不用的,用其中的41 bit作为毫秒数,用10 bit作为工作机器id,12 bit作为序列号。
分布式事务:柔性事务是目前比较主流的方案。最大努力通知型、可靠消息最终一致性方案以及TCC两阶段提交
Redis
单线程的 Redis 为什么这么快:
纯内存操作、单线程操作、非阻塞 I/O 多路复用机制
I/O 多路复用机制:小曲在 S 城开了一家快递店,负责同城快送服务。小曲因为资金限制,雇佣了一批快递员,然后小曲发现资金不够了,只够买一辆车送快递。
String:一个 key 对应一个 value,string 类型的值最大能存储 512MB。做一些复杂的计数功能
Hash:Redis hash 是一个键值(key=>value)对集合适合用于存储对象。做单点登录的时候,存储用户信息
List:简单的字符串列表,按照顺序插入。简单的消息队列、基于 Redis 的分页功能
Set:是 string 类型的无序集合,集合是通过哈希表实现的 做全局去重
zset:也是string类型元素的集合,且不允许重复的成员,每个元素都会关联一个double类型的分数,通过分数来为集合中的成员进行从小到大的排序 排行榜功能
Stream:主要用于消息队列,缺点就是消息无法持久化
内存淘汰机制
**allkeys-lru:**当内存不足以容纳新写入数据时,在键空间中,移除最近最少使用的 Key
**volatile-lru:**当内存不足以容纳新写入数据时,在设置了过期时间的键空间中,移除最近最少使用的 Key
Redis 和数据库双写一致性问题
首先,采取正确更新策略,先更新数据库,再删缓存。其次,因为可能存在删除缓存失败的问题,提供一个补偿措施即可,例如利用消息队列。
持久化机制
RDB机制(异步):save, shutdown, slave 命令会触发一个操作,父进程执行fork操作创建子进程,遍历hash table,子进程创建RDB数据文件,fork() 可能会非常耗时,会丢失数据
AOF机制:持久化以日志的形式记录服务器所处理的每一个写、删除操作,查询操作不会记录,以文本的方式记录
集群策略
主从+哨兵模式、Cluster集群
内存淘汰算法
LRU(最近最少使用)、LFU(最不经常使用页置换算法)
缓存失效
1、大面积的缓存key失效:使redis的失效时间在一段时间内随机分布,利用LRU/LFU算法,处理淘汰缓存
2、热点key失效:加锁重构缓存、缓存降级、做备份缓存
缓存穿透
业务层穿透redis直达数据库,导致数据I/O压力大增。
解决:利用互斥锁、采用异步更新策略(Key 是否取到值,都直接返回,缓存预热)、布隆过滤器作为拦截机制
缓存雪崩
给缓存的失效时间、使用互斥锁、双缓存(从缓存 A 读数据库,有则直接返回;A 没有数据,直接从 B 读数据,直接返回,并且异步启动一个更新线程,更新线程同时更新缓存 A 和缓存 B)
数据不一致问题
采用rehash自动漂移策略,在节点多次上下线之后,也会产生脏数据
缓存降级
可以砍掉某个功能,也可以砍掉某些模块。
缓存限流(热点key)
限流算法有:计数器、漏桶和令牌桶算法。
计数器:使用LinkedList来记录滑动窗口的10个格子,每次移动都需要记录当前服务请求的次数。当前访问次数和LinkedList中最后一个相差是否超过100,如果超过就需要限流了。
漏桶算法:使用队列来实现
令牌桶算法:存放固定容量令牌(token)的桶,按照固定速率往桶里添加令牌
这篇关于java八股文复习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为之网!
- 2025-01-11有哪些好用的家政团队管理工具?
- 2025-01-11营销人必看的GTM五个指标
- 2025-01-11办公软件在直播电商前期筹划中的应用与推荐
- 2025-01-11提升组织效率:上级管理者如何优化跨部门任务分配
- 2025-01-11酒店精细化运营背后的协同工具支持
- 2025-01-11跨境电商选品全攻略:工具使用、市场数据与选品策略
- 2025-01-11数据驱动酒店管理:在线工具的核心价值解析
- 2025-01-11cursor试用出现:Too many free trial accounts used on this machine 的解决方法
- 2025-01-11百万架构师第十四课:源码分析:Spring 源码分析:深入分析IOC那些鲜为人知的细节|JavaGuide
- 2025-01-11不得不了解的高效AI办公工具A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