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 缓冲区的简单介绍

2021/11/9 23:11:59

本文主要是介绍C | 缓冲区的简单介绍,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程序猿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C | 缓冲区的简单介绍
缓冲区是标准IO在文件IO基础上封装出来的一片用于存放数据的地址,一般存放不着急的数据。等缓冲区满或程序员手动刷新这片地址时,系统会调用一次文件IO读走缓冲区中的数据。

缓冲区分为三类:全缓冲,行缓冲,无缓冲。

全缓冲一般是对文件的操作,缓冲区大小为4096个字节。行缓冲有两个:标准输入和标准输出。缓冲区大小为1024个字节。无缓冲一般用于标准错误输出,用于比较着急的数据,实际不会进入缓冲区,直接调用文件IO执行。

手动刷新缓冲区的函数:fflush
头文件:#include <stdio.h>
函数: int fflush(FILE *stream);
功能: 刷新缓冲区,将保存在缓冲区的数据显示到终端上
参数: 目标文件流指针
返回值:成功返回 0 ;失败返回 EOF(-1)

刷新缓冲区的条件:
全缓冲:缓冲区满;程序结束;手动刷新。
行缓冲:缓冲区满;程序结束;手动刷新;遇到 ‘\n’ ;当标准输入和标准输出一方要使用缓冲区时,正在使用的一方需要让出缓冲区,给需要用的一方使用。



这篇关于C | 缓冲区的简单介绍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为之网!


扫一扫关注最新编程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