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学前端(4)- 浏览器是如何工作的(1)

2022/4/7 23:49:49

本文主要是介绍重学前端(4)- 浏览器是如何工作的(1),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程序猿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对浏览器来说,就是把一个 URL 变成一个屏幕上显示的网页。 这个过程是这样的:   1. 浏览器首先使用 HTTP 协议或者 HTTPS 协议,向服务端请求页面;   2. 把请求回来的 HTML 代码经过解析,构建成 DOM 树;   3. 计算 DOM 树上的 CSS 属性;   4. 最后根据 CSS 属性对元素逐个进行渲染,得到内存中的位图;   5. 一个可选的步骤是对位图进行合成,这会极大地增加后续绘制的速度;   6. 合成之后,再绘制到界面上。

 

 

HTTP 协议   浏览器首先要做的事就是根据 URL 把数据取回来,取回数据使用的是 HTTP 协议(实际上这个过程之前还有 DNS 查询,不过这里就不详细展开了。)   先来了解下 HTTP 的标准。   HTTP 标准由 IETF 组织制定,跟它相关的标准主要有两份:   2.HTTP1.1 https://tools.ietf.org/html/rfc7234   HTTP 协议是基于 TCP 协议出现的,对 TCP 协议来说,TCP 协议是一条双向的通讯通道,HTTP 在 TCP 的基础上,规定了 Request-Response 的模式。这个模式决定了通讯必定是由浏览器端首先发起的。   大部分情况下,浏览器的实现者只需要用一个 TCP 库,甚至一个现成的 HTTP 库就可以搞定浏览器的网络通讯部分。HTTP 是纯粹的文本协议,它是规定了使用TCP 协议来传输文本格式的一个应用层协议。     在 TCP 通道中传输的,完全是文本。   在请求部分,第一行被称作 request line,它分为三个部分,HTTP Method,也就是请求的“方法”,请求的路径和请求的协议和版本。   在响应部分,第一行被称作 response line,它也分为三个部分,协议和版本、状态码和状态文本。   紧随在 request line 或者 response line 之后,是请求头 / 响应头,这些头由若干行组成,每行是用冒号分隔的名称和值。   在头之后,以一个空行(两个换行符)为分隔,是请求体 / 响应体,请求体可能包含文件或者表单数据,响应体则是 html 代码。   HTTP 协议格式   在这些部分中,path 是请求的路径完全由服务端来定义,没有很多的特别内容;而 version 几乎都是固定字符串;response body 是我们最熟悉 的 HTML

 

 

HTTP Method(方法)   我们首先来介绍一下 request line 里面的方法部分。这里的方法跟我们编程中的方法意义类似,表示我们此次 HTTP 请求希望执行的操作类型。方法有以下几种定义:
  • GET
  • POST
  • HEAD
  • PUT
  • DELETE
  • CONNECT
  • OPTIONS
  • TRACE
  浏览器通过地址栏访问页面都是 GET 方法。表单提交产生 POST 方法。   HEAD 则是跟 GET 类似,只返回请求头,多数由 JavaScript 发起   PUT 和 DELETE 分别表示添加资源和删除资源,但是实际上这只是语义上的一种约定,并没有强约束。   CONNECT 现在多用于 HTTPS 和 WebSocket。   OPTIONS 和 TRACE 一般用于调试,多数线上服务都不支持。   HTTP Status code(状态码)和 Status text(状态文本)   接下来我们看看 response line 的状态码和状态文本。常见的状态码有以下几种。1xx:临时回应,表示客户端请继续。
  • 2xx:请求成功。
  • 200:请求成功。
  • 301&302:永久性与临时性跳转。
  • 304:跟客户端缓存没有更新。
  • 4xx:客户端请求错误。
  • 403:无权限。
  • 404:表示请求的页面不存在。
  • 418:It’s a teapot. 这是一个彩蛋,来自 ietf 的一个愚人节玩笑。(超文本咖啡壶控制协议)
  • 5xx:服务端请求错误。
  • 500:服务端错误。
  • 503:服务端暂时性错误,可以一会再试。
  对我们前端来说,1xx 系列的状态码是非常陌生的,原因是 1xx 的状态被浏览器 http 库直接处理掉了,不会让上层应用知晓。   2xx 系列的状态最熟悉的就是 200,这通常是网页请求成功的标志,也是大家最喜欢的状态码。   3xx 系列比较复杂,301 和 302 两个状态表示当前资源已经被转移,只不过一个是永久性转移,一个是临时性转移。实际上 301 更接近于一种报错,提示客户端下次别来了。   304 又是一个每个前端必知必会的状态,产生这个状态的前提是:客户端本地已经有缓存的版本,并且在 Request 中告诉了服务端,当服务端通过时间或者 tag,发现没有更新的时候,就会返回一个不含 body 的 304 状态。   HTTP Head (HTTP 头)   HTTP 头可以看作一个键值对。原则上,HTTP 头也是一种数据,我们可以自由定义 HTTP 头和值。不过在 HTTP 规范中,规定了一些特殊的 HTTP 头,我们现在就来了解一下它们。   在 HTTP 标准中,有完整的请求 / 响应头规定,这里我们挑几个重点的说一下:我们先来看看 Request Header。

 

 

 

 

HTTP Request Body   HTTP 请求的 body 主要用于提交表单场景。实际上,http 请求的 body 是比较自由的,只要浏览器端发送的 body 服务端认可就可以了。一些常见的 body 格式是:
  • application/json
  •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 multipart/form-datatext/xml
  我们使用 html 的 form 标签提交产生的 html 请求,默认会产生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的数据格式,当有文件上传时,则会使用multipart/form-data。 HTTPS   在 HTTP 协议的基础上,HTTPS 和 HTTP2 规定了更复杂的内容,但是它基本保持了 HTTP 的设计思想,即:使用上的 Request-Response 模式。   我们首先来了解下 HTTPS。HTTPS 有两个作用,一是确定请求的目标服务端身份,二是保证传输的数据不会被网络中间节点窃听或者篡改。   HTTPS 的标准也是由 RFC 规定的,你可以查看它的详情链接:   HTTPS 是使用加密通道来传输 HTTP 的内容。但是 HTTPS 首先与服务端建立一条 TLS 加密通道。TLS 构建于 TCP 协议之上,它实际上是对传输的内容做一次加密,所以从传输内容上看,HTTPS 跟 HTTP 没有任何区别。 HTTP 2   HTTP 2 是 HTTP 1.1 的升级版本,你可以查看它的详情链接。   HTTP 2.0 最大的改进有两点,一是支持服务端推送,二是支持 TCP 连接复用。   服务端推送能够在客户端发送第一个请求到服务端时,提前把一部分内容推送给客户端,放入缓存当中,这可以避免客户端请求顺序带来的并行度不高,从而导致的性能问题。   TCP 连接复用,则使用同一个 TCP 连接来传输多个 HTTP 请求,避免了 TCP 连接建立时的三次握手开销,和初建 TCP 连接时传输窗口小的问题。   Note: 其实很多优化涉及更下层的协议。IP 层的分包情况,和物理层的建连时间是需要被考虑的。   结语   浏览器的第一步工作,也就是“浏览器首先使用 HTTP 协议或 HTTPS 协议,向服务端请求页面”的这一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掌握 HTTP 协议是重中之重。先分析了 HTTP 协议的结构。分别介绍了 HTTP 方法、HTTP 状态码和状态文本、HTTP Head 和 HTTP Request Body 几个重点需要注意的部分。最后,还介绍了 HTTPS 和 HTTP 2 这两个补充版本,以便可以更好地熟悉并理解新的特性。

这篇关于重学前端(4)- 浏览器是如何工作的(1)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为之网!


扫一扫关注最新编程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