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理论学习系列(6)-- 实体

2023/6/22 2:22:08

本文主要是介绍DDD理论学习系列(6)-- 实体,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程序猿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1.引言

实体对应的英语单词为Entity。提到实体,你可能立马就想到了代码中定义的实体类。在使用一些ORM框架时,比如Entity Framework,实体作为直接反映数据库表结构的对象,就更尤为重要。特别是当我们使用EF Code First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实体类的设计。在DDD中,实体作为领域建模的工具之一,也是十分重要的概念。

但DDD中的实体和我们以往开发中定义的实体是同一个概念吗?
不完全是。在以往未实施DDD的项目中,我们习惯于将关注点放在数据上,而非领域上。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我们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会首先做数据库的设计,进而根据数据库表结构设计相应的实体对象,这样的实体对象是数据模型转换的结果。
在DDD中,实体作为一个领域概念,在设计实体时,我们将从领域出发。

2.DDD中的实体

DDD中要求实体是唯一的且可持续变化的。意思是说在实体的生命周期内,无论其如何变化,其仍旧是同一个实体。唯一性由唯一的身份标识来决定的。可变性也正反映了实体本身的状态和行为。

3. 唯一标识

举个例子,在有双胞胎的家庭里,家人都可以快速分辨开来。这得益于家人对双胞胎性格和外貌的区分。然而邻居却不能,只能通过名字来区分。上小学后,学校里尽然有重名的,这时候就要取外号区分了。上大学后,要坐火车去学校,买票时就要用身份证号来区分了。

针对这个例子,如果我们要抽象出一个User实体,要如何定义其唯一标识呢?
其中性格、外貌、昵称、身份证号都可以作为User实体的属性,在某些场景下某个属性就可以对对象进行区分。但为了确保标识的稳定性,我们只能将身份证号设为唯一身份标识。

3.1.唯一标识的类型

唯一标识的类型在不同的场景又有不同的要求。
主要可以分为有意义和无意义两种。
在一个简单的应用程序里,一个int类型的自增Id就可以作为唯一标识。优点就是占用空间小,查询速度快。
而在一些业务当中,要求唯一标识有意义,通过唯一标识就能识别出一些基本信息,比如支付宝的交易号,其中就包含了日期和用户ID。这种就属于字符串类型的标识,这就对唯一标识的生成提出了挑战。
在一些复杂的业务流程中,对唯一标识没有要求,我们可以使用GUID类型来生成唯一标识,很显然GUID占用空间就毕竟大,且不利于查询。

3.2.唯一标识的生成时机

有某些场景下,唯一标识的生成时机也各不相同,主要分为即时生成和延迟生成。
即时生成,即在持久化实体之前,先申请唯一标识,再更新到数据库。
延迟生成,即在持久化实体之后。

3.3.委派标识和领域标识

基于领域实体概念分析确定的唯一身份标识,我们可以称为领域实体标识。
而在有些ORM工具,比如Hibernate、EF,它们有自己的方式来处理对象的身份标识。它们倾向于使用数据库提供的机制,比如使用一个数值序列来生成识。在ORM中,委派标识表现为int或long类型的实体属性,来作为数据库的主键。很显然,委派标识是为了迎合ORM而创建的,且委派标识和领域实体标识无任何关系。

那既然ORM需要委派标识,我们就可以创建一个实体基类来统一指定委派标识。而这个实体基类又被称为层超类型。

3.3.1.实现层超类型

首先定义层超类型接口:

public interface IEntity
{
}public interface IEntity<TPrimaryKey> : IEntity
{
    TPrimaryKey Id { get; set; }
}

通过定义泛型接口,以支持自定义主键类型。

实现层超类型:

    public class Entity : Entity<int>, IEntity
    {
    }    public class Entity<TPrimaryKey> : IEntity<TPrimaryKey>
    {        public virtual TPrimaryKey Id { get; set; }        public override bool Equals(object obj)
        {            if (obj == null || !(obj is Entity<TPrimaryKey>))
            {                return false;
            }            //Same instances must be considered as equal
            if (ReferenceEquals(this, obj))
            {                return true;
            }

            var other = (Entity<TPrimaryKey>) obj;            //Must have a IS-A relation of types or must be same type
            var typeOfThis = GetType();
            var typeOfOther = other.GetType();            if (!typeOfThis.GetTypeInfo().IsAssignableFrom(typeOfOther) && !typeOfOther.GetTypeInfo().IsAssignableFrom(typeOfThis))
            {                return false;
            }            return Id.Equals(other.Id);
        }        public override int GetHashCode()
        {            return Id.GetHashCode();
        }        public static bool operator ==(Entity<TPrimaryKey> left, Entity<TPrimaryKey> right)
        {            if (Equals(left, null))
            {                return Equals(right, null);
            }            return left.Equals(right);
        }        public static bool operator !=(Entity<TPrimaryKey> left, Entity<TPrimaryKey> right)
        {            return !(left == right);
        }
    }

可以看到默认的委托标识为int类型。我们重写了Equals,GetHashCode方法,以及==和!=两个操作符。

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我们进行约定,所有的实体必须继承自Entity,即可实现委托标识的统一定义。

4.可变性

解决了实体的唯一身份标识问题后,我们就可以保证其生命周期中的连续性,不管其如何变化。

那可变性说的是什么呢?可变性是实体的状态和行为。
而实体的状态和行为就要对具体的业务模型加以分析,提炼出通用语言,再基于通用语言来抽象成实体对应的属性或方法。

我们拿订单环节来举例说明:
当顾客从购物车点击结算时创建订单,初始状态为未支付状态,支付成功后切换到正常状态,此时可对订单做发货处理并置为已发货状态。当顾客签收后,将订单关闭。

从以上的通用语言的描述中(在通用语言的术语中,名词用于给概念命名,形容词用于描述这些概念,而动词则表示可以完成的操作。)
我们可以提取订单的相关状态和行为:

  • 订单状态:未支付、正常、已发货、关闭。针对状态,我们需定义一个状态属性即可。

  • 订单的行为:支付、发货和关闭。针对行为,我们可以在实体中定义方法或创建单独的领域服务来处理。

实体既然存在状态和行为,就必然会与事件有所牵连。比如订单支付成功后,需要知会商家发货。这时我们就要追踪订单状态的变化,而追踪变化最实用的方法就是领域事件。关于领域事件,我们后续再讲。

5.实体的验证

验证的目的是为了检查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检查的对象可以为某个属性,也可以是整个对象,或是多个对象的组合。针对验证的方式,不一而足,根据需要可自行发挥。

6.总结

实体作为领域建模的工具之一,唯一的身份标识是实体最基本的特征,其次是可变性。唯一身份标识和可变性也是用来区分实体和值对象的主要特征。

为了正确建立实体模型,我们需要将关注点从数据转向领域,从业务模型中提炼通用语言,再基于通用语言分析其状态和行为。

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实体 = 唯一身份标识 + 可变性【状态(属性) + 行为(方法或领域事件或领域服务)】



作者:圣杰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ee2579d0000b




这篇关于DDD理论学习系列(6)-- 实体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为之网!


扫一扫关注最新编程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