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决策树算法进行鸢尾花数据分类

2021/12/6 12:47:13

本文主要是介绍使用决策树算法进行鸢尾花数据分类,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程序猿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使用决策树算法进行鸢尾花数据分类(学习笔记)

决策树算法介绍

  • 构建树的过程

    1. 从根节点开始,计算所有特征值的信息增益(信息增益比、基尼系数),选择计算结果最大的特征作为根节点。(信息熵增益->ID3,信息熵增益率->C4.5,基尼系数->CART)
    2. 根据算出的特征建立子节点,执行第一步,直到所有特征的信息增益(信息增益比)很小或没有特征可以选择为止。
  • 直接按照以上步骤构建树容易产生过拟合的情况(训练出来的模型过于契合训练数据导致无法对测试数据进行分类)。

  • 防止过拟合:减少模型的复杂度,简化决策树-->剪枝

    • 预剪枝,构造树的同时进行剪枝
    • 后剪枝,决策树构建完成后再进行剪枝
  • 在sklearn中决策树算法的重要参数

    • max_depth:树的最大深度(分割点的个数),最常用的用于减少模型复杂度防止过拟合的参数
    • min_sample_leaf:每个叶子拥有的最少的样本个数
    • max_leaf_nodes:树中叶子的最大个数
    •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只需要调整max_depth就已经足够防止决策树模型的过拟合
  • 熵(Entropy):在信息论中,设离散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为$P(X=x_i)=p_i i=1,2,3,...,n$ 则概率分布的熵(Entropy)的定义为
    $$Entropy(p)=-\sum_^n$$

  • 信息增益(Information Gain):描述了当使用Q进行编码时,再使用P进行编码的差异。在决策树算法中,信息增益是针对某个特征而言的,就是看一个特征A,系统有它和没它的时候信息量各是多少,两者的差值就是这个特征给系统带来的信息量,即增益
    $$Gain(S,A)=Entropy(S)-\sum_{v \in Values(A)}{\frac{|S_v|}{|S|}Entropy(S_v)}$$

  • 当熵中的概率由数据估计(特别是最大似然估计)得到时,所对应的熵称为经验熵(empirical entropy)。比如有10个数据,一共有两个类别,A类和B类。其中有7个数据属于A类,则该A类的概率即为十分之七。其中有3个数据属于B类,则该B类的概率即为十分之三。浅显的解释就是,这概率是我们根据数据数出来的。我们定义贷款申请样本数据表中的数据为训练数据集D,则训练数据集D的经验熵为H(D),|D|表示其样本容量,及样本个数。设有K个类Ck, = 1,2,3,…,K,|Ck|为属于类Ck的样本个数,因此经验熵公式就可以写为 :
    $$Entropy(D) = - \sum_^{\frac{|c_k|}{|D|} log_2{\frac{|C_k|}{|D|}}}$$

准备数据以及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

加载数据以及调用所需的包
代码: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iris
from sklearn.tree import DecisionTreeClassifier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import seaborn as sns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accuracy_score
iris = load_iris()
print('特征名称:',iris.feature_names)
print('类别:',iris.target_names)

输出结果:

特征名称: ['sepal length (cm)', 'sepal width (cm)', 'petal length (cm)', 'petal width (cm)']
类别: ['setosa' 'versicolor' 'virginica']

数据处理
代码:

X = iris.data
y = iris.target
X_train,X_test,y_train,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y,test_size=1/4,random_state=0)
print('数据集样本数:{},训练样本数:{},测试集样本数:{}'.format(len(X),len(X_train),len(X_test)))

输出结果:

数据集样本数:150,训练样本数:112,测试集样本数:38

建立模型,训练模型,测试模型

建立模型
代码:

dt_model = DecisionTreeClassifier(max_depth=3)

训练模型
代码:

dt_model.fit(X_train,y_train)

测试模型
代码:

y_pred = dt_model.predict(X_test)

acc = accuracy_score(y_test,y_pred)

print('准确率:',acc)

输出结果:

准确率: 0.9736842105263158

我们在建立模型的时候设置的最大深度参数为3,我们看接下来看一看超参数对于模型的影响

我们分别将参数设置为2,3,4来对比一下训练集和测试集上的准确率

代码:

max_depth_values = [2,3,4]

for max_depth_val in max_depth_values:
    dt_model = DecisionTreeClassifier(max_depth=max_depth_val)
    dt_model.fit(X_train,y_train)

    print('max_depth = ',max_depth_val)
    print('训练集上的准确率:{:.3f}'.format(dt_model.score(X_train,y_train)))
    print('测试集上的准确率:{:.3f}'.format(dt_model.score(X_test,y_test)))

得到结果:

max_depth =  2
训练集上的准确率:0.964
测试集上的准确率:0.895
max_depth =  3
训练集上的准确率:0.982
测试集上的准确率:0.974
max_depth =  4
训练集上的准确率:1.000
测试集上的准确率:0.974

由此可见当参数设置为4时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上的准确率是最高的,那我们也可以再试着将参数加大看一看会有什么变化



这篇关于使用决策树算法进行鸢尾花数据分类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为之网!


扫一扫关注最新编程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