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LB Ingress 到 ZTM:集群服务暴露新思路
2025/1/4 21:03:36
本文主要是介绍从 LB Ingress 到 ZTM:集群服务暴露新思路,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程序猿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12 月 28 日, KubeSphere 社区联合 Higress 社区主办的云原生 AI Meetup 广州站成功召开,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CNCF Ambassador、Flomesh 社区布道师——张晓辉老师,张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主题为「从 LB Ingress 到 ZTM:集群服务暴露新思路」的主精彩分享。以下为演讲实录,干货满满!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转发收藏一下。
集群服务暴露的需求
集群服务暴露的需求来自 Kubernetes 服务的虚拟化和网络隔离。众所周知,Kubernetes 的 Pod 是动态的,可能会频繁的删除、重建,重新调度到不同的节点,IP 地址也会随之变化。Kubernetes 使用 Service 来提供访问 Pod 的稳定接口,实现对服务的抽象。
Service 为 Pod 提供了一个稳定的 DNS 名称和虚拟 IP 地址,而不依赖于 Pod 的临时 IP。因此在集群内部的通信,通过 Service 的 ClusterIP 访问完全不存在问题。
不过 Service 的 ClusterIP 只能在集群内部访问,外部无法直接访问。Service DNS 名称的解析,只能在集群内部进行。这种网络隔离作为网络保护机制,确保 Pod 和 Service 的访问受限于集群内部。
然而,我们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将服务暴露到集群外部,以便外部用户访问。这时,我们就需要额外的组件来实现集群服务的暴露。尤其是在一些高级应用场景下,如多集群、多云等,更需要一种灵活、动态的方式来暴露集群服务。
集群服务的暴露方式
Kubernetes 对集群服务的抽象,提供了多种方式,设计外部访问的有 LoadBalancer、NodePort,以及更高级的 Ingress。(Ingress 可能逐渐被 Gateway API 所取代,而二者实现上基本一致。我们下面讨论的 Ingress 泛指 Kubernetes 高级入口流量管理。)
这些方式的实现方式各有不同,各有优劣,适用于不同的场景。
LoadBalancer
LoadBalancer 是常见的暴露集群服务的方式之一。在云环境中通过云提供商的负载均衡器,可以将流量分发到集群内的多个 Pod 上;在 On-Prem 环境中,可以使用开源负载均衡器。咱们这里主要讨论开源负载均衡器。
kubectl get service NAME TYPE CLUSTER-IP EXTERNAL-IP PORT(S) AGE nginx LoadBalancer 10.43.177.15 192.168.2.1 80:32186/TCP 2m18s
在开源的服务均衡器中,有两类比较常见的实现。第一种的实现比较多,如 MetaLB、青云的 OpenELB、kube-vip 以及 PureLB。这几种的实现方式基本类似,都会在集群的每个节点上运行一个控制器 Pod。这个控制器 Pod 会监听 LoadBalancer 类型 Service 的变化,然后为其配置 VIP,并将 VIP 绑定到节点的网卡上。最后这个 VIP 会通过 ARP(二层)或者 BGP(三层)协议通知外部网络。
如果到某个 VIP 存在多条路由,通常会使用等价多路径(ECMP)路由测量将流量分发到多个节点上,以实现负载均衡。
详细内容可以参考我过往的几篇文章:
- Kubernetes LoadBalancer Service 与负载均衡器
- 在 Kubernetes 集群中使用 MetalLB 作为 LoadBalancer(上)- Layer2
- 在 Kubernetes 集群中使用 MetalLB 作为 LoadBalancer(下)- BGP
第二种的实现方式相对简单不少,如 K3s 的 ServiceLB 也就是以前 Klipper,基于 iptables 和 HostNetwork。当监控到有 LoadBalancer 类型的 Service 创建时,ServiceLB 会为该 Service 创建一个 DS(DaemonSet),DS 在每个 Node 上创建代理容器,代理容器使用 hostNetwork 网络模式,hostPort 为 Service 的端口。
访问的入口是每个节点的 IP 地址,代理容器接收到流量后通过 iptables 转发到 Service 的 clusterIP,最终到达 Pod。
这种实现方式的优点是轻量级,不需要依赖云供应商的负载均衡器,成本低,简单易用,非常适合网络和资源受限的场景;缺点也明显,全节点监听端口,缺乏 TLS 终止等高级功能,转发需要节点网络高并发场景下成为瓶颈。
NodePort
如果说 LoadBalancer 是比较高级的方式,那么 NodePort 就是最简单直接的方式了。NodePort 是一种 Service 类型,用于在集群的每个节点上开放一个固定的端口(30000-32767),将该端口的流量转发到后端的 Pod。
针对每个 NodePort 类型的 Service,Kubernetes 会其分配一个端口。运行在每个节点上的 kube-proxy 会根据 Service 和 Pod 的信息,设置 iptables 规则。这样,当有流量到达节点的 NodePort 端口时,iptables 会先匹配到对应的 Service,然后将流量转发到后端的 Pod。
场景上,NodePort 适用于小型集群、测试环境等,不需要负载均衡,直接暴露节点 IP 和端口即可。缺点是无自动负载均衡,暴露节点 IP,安全性较低。
Ingress
Ingress 是 Kubernetes 内置的流量管理对象,定义了 HTTP 或 HTTPS 路由规则。Ingress 通过 Ingress Controller 实现,Ingress Controller 会根据 Ingress 资源的配置,动态的更新负载均衡器的配置,以实现流量的分发。慢慢地 Ingress 可能会被 Gateway API 所取代,后者有着更加灵活的扩展能力。但二者实现基本类似,都是有代理和控制器组成。
所以这里我们以大家最为熟悉的 Ingress 为例。
apiVersion: networking.k8s.io/v1 kind: Ingress metadata: name: example spec: rules: - http: paths: - backend: service: name: foo port: number: 8080 path: /foo - backend: service: name: bar port: number: 8080 path: /bar
Ingress 的定位是集群的单一入口,通过这个入口管理多个服务。通过基于域名、路径进行流量转发。与 LoadBalancer 和 NodePort 不同,Ingress 工作在 OSI 模型的第七层,支持 HTTP、HTTPS 等应用层协议,提供更加高级的流量管理功能,如 TLS 卸载、限流、金丝雀发布、熔断、重定向等,还可以通过更加复杂的路由规则实现更加灵活的流量控制。
场景上,Ingress 适用于复杂路由规则、HTTPS 支持等场景。缺点是配置可能相对复杂,还需要依赖 Ingress Controller。更主要的是,Ingress 的代理本身仍然需要对外暴露,需要额外的 LoadBalancer 来实现。
介绍了这几种方式后,我们看下是否还有其他的方式来暴露集群服务。
零暴露面网络 ZTM
零暴露面网络 ZTM(Zero Trust Mesh) 是基于 HTTP/2 隧道的去中心化的、面向远程办公和 IoT 边缘网络等场景的开源网络基础设施软件。
ZTM 可以运行在任意的现存 IP 网络之上,包括但不限于局域网、互联网、容器网络等。ZTM 为保障应用安全提供了必要的网络基础,包括网络联通性、基于端口的访问控制、mTLS 加密的网络通道、基于证书的身份识别与访问控制、负载均衡等基础网络及安全能力。
ZTM 可以多种设备上运行,支持 CPU 架构:x86、ARM、MIPS、RISC-V、LoongArch 等,以及操作系统:Linux、Windows、macOS、FreeBSD、Android 等。
ZTM 的架构
ZTM 的架构非常简单,
- ZTM Agent:部署在需要接入零信任网络的设备上,包括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边缘设备上,用于发起加密隧道,将设备的流量安全地转发到 ZTM Hub。
- ZTM Hub:分布式部署的接入点,与每个 Agent 建立加密隧道,转发来自 Agent 的请求,实现多点接入和高可用性。
通过 ZTM Hub 的连通,Agent 之间可以在已有网络(局域网、互联网、容器网络等)之上组建一个安全的零信任网络,实现设备之间的安全通信。
这个网络在 ZTM 中的术语 Mesh。Mesh 是一个逻辑网络,由多个 Agent 组成,Agent 之间通过加密隧道连接。Agent 也可以加入多个 Mesh,实现与多个网络之间的互联。
ZTM 的特性
- 零防火墙:全链路无需防火墙配置,管理更加简单。
- 零端口:没有开放端口,轻松应对各种扫描。
- 零运维:终端网络不需要虚拟网卡,不需要终端路由,不需要终端防火墙。
- 零特权:Agent 运行的用户态,不需要特权配置,更加安全。
- 零路由:基于服务发现的访问机制,无需复杂易错的路由配置。
- 零信任:基于证书的身份识别,可信设备,全链路验证身份和访问控制。
ZTM App
zt-app 框架是一个基于 ZTM 的应用开发框架,提供了一套标准化的开发接口,使开发者能够更轻松地构建去中心化的应用。zt-app 框架的设计目标是“简单、易用、安全”,为开发者提供便捷的开发工具。
ZTM 是用 PipyJS 编写的,PipyJS 是一种专为 Pipy 设计的定制版 JavaScript 。开发人员可以使用 PipyJS 轻松地开发 ZTM App。
在 ZTM 中内置了几大关键 App:
- zt-tunnel:在点对点之间建立安全的 TCP/UDP 隧道。
- zt-proxy:SOCKS/HTTP 代理,从一个端点接收流量,另一个端点转发出去。
- zt-script:在端点上远程执行脚本。
- zt-terminal:远程访问端点上的 shell。
隧道 zt-tunnel
零信任隧道,消除了物理距离和网络隔离的限制,可以从任何地方访问设备。zt-tunnel 有两个核心概念:
- 出口 Outbound:隧道的出口,位于目标设备的网络中。
- 入口 Inbound:隧道的入口,位于访问方的网络中。
比如这个场景,我们有两个隔离的网络,通过 ZTM 打通组成了一个 ZTM 网络。在我们的办公网络中有两台设备:Windows 设备支持远程桌面访问;Linux 设备支持 SSH 访问。我们称这两个为远端设备。
当我们需要从外面访问这两台设备时,我们只需要在办公网络的 ZTM Agent 上创建名为 tcp/rdp 和 tcp/ssh-vm 的两个出口,分别指向要访问的两台设备。
在访问侧的 ZTM Agent 上创建两个入口,分别指向上面创建的出口,并指定端口。当我们需要访问远端设备时,仅需访问本地 Agent 的地址和入口端口即可。
如果需要访问其他网络的设备,只需要其网络中运行 ZTM Agent 并连接到同一个 ZTM Hub 上,然后为设备添加出口和入口即可。
代理 zt-proxy
用 zt-tunnel 的方式访问设备时需要为每个服务都创建隧道的出口和入口,可能会比较繁琐。zt-proxy 可以简化这个过程,通过代理的方式访问设备。
zt-proxy 可以为访问方提供一个 HTTP 或 SOCKS 代理,在目标网络的 ZTM Agent 上,我们只需添加代理的目标地址(可以是 IP 网段,也可以是带有通配符的域名),完成。在访问方只需要目标的 IP 地址或者域名,通过代理即可访问目标设备了。
通过 IP 网段或者域名,可以实现设备的批量添加,非常适合多设备的场景。并且代理的方式,可以让我们像在同一个局域网中一样访问远程设备。
在了解过 ZTM 的基本概念和特性之后,我们可以看下如何使用 ZTM 来暴露集群服务。
使用 ZTM 暴露集群服务
可能有人已经想到了,我们可以使用 ZTM 来打通集群内外、甚至是多个集群的网络。
借助 ZTM Hub,我们可以在集群内外部署 ZTM Agent,打通与集群的连通性。这样即使在两个隔离的网络,我们也能通过 ZTM 的 HTTP/2 隧道到访问集群内的服务。
使用 zt-tunnel 暴露集群服务
在这个场景中,我们通过 ZTM 的 mesh 网络连通了集群内外的隔离网络。在集群内部,我们可以通过 zt-tunnel 为需要对外暴露的服务创建出口,然后在集群外部的 ZTM Agent 上创建入口,即可通过 ZTM 的隧道访问集群内的服务。
配置隧道的出入口后,我们可以通过 Agent 的地址以及配置的隧道入口的端口里访问集群内的服务 A 了,比如 curl http://192.168.1.30:8080
。
如果需要访问其他服务,只需要为其他服务创建出口和入口即可。
使用 zt-proxy 暴露集群服务
如果有大量的服务需要对外暴露,我们可以借助 zt-proxy 来简化这个过程。在连通 mesh 网络之后,在集群内部可以配置 zt-proxy 的目标为集群内服务的 DNS,如 *.svc.cluster.local
,这样将集群内的所有服务作为代理的目标,也可以通过指定暴露某个命名空间下的服务。
然后通过集群外部 Agent 的代理来访问集群内部服务了,比如 curl -x http://192.168.1.30:8080 http://svc-a.svc:8080
。
通过控制暴露服务的 DNS,我们可以控制服务的暴露范围。
Demo
为了展示 ZTM 如何暴露集群服务,准备了一个 简单的 Demo。
在这个 Demo 中通过 K3d 创建了两个网络完全隔离的集群,接着通过 ZTM 连通两个集群。然后,分别演示了如何通过 ZTM 的隧道和代理来进行跨集群的服务访问。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动手试试。
方案对比
在介绍过集群服务暴露的方式和 ZTM 后,我们可以对比一下这几种方式。
特性 | NodePort | LoadBalancer | ZTM |
---|---|---|---|
技术原理 | iptables | DNAT(BGP/ARP) | HTTP/2 反向隧道 |
访问方式 | 节点 IP + 固定端口 | 云、开源负载均衡器 + 外部 IP | 隧道、代理 |
网络依赖 | 节点需拥有固定或可访问的 IP | 外部 IP 地址、BGP/ARP 网络环境 | 无需直接暴露网络 |
适用场景 | 小型集群或测试环境,快速暴露服务 | 公有云集群,需高可用和稳定外部访问服务 | 零暴露面安全场景,远程和跨集群访问 |
易用性 | 简单直接,配置少 | 自动化配置,依赖云平台或开源负载均衡器 | 需要部署 ZTM Agent 和 Hub |
ZTM 更多应用场景
远程执行命令 zt-terminal
zt-tunnel 零信任终端,基于“设备 + 证书”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的远程命令行工具。获得授权后,一个设备可以在另一个设备上执行 shell 命令。
在远端的网络配置可以执行命令的用户。
ztm terminal config --add-user zt-user1
在本地网路中就可以访问指定设备上的 shell 了。
ztm terminal open ep-office
分布式文件共享 zt-cloud
在 mesh 网络中,可以通过 zt-cloud 来实现分布式文件共享。在某个 Agent 上发布的文件,可以通过 mesh 网络广播到其他的 Agent,实现文件的分发。
其他场景
这里列出来 ZTM 的一些其他应用场景,还有更多的场景等待大家的探索。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入 ZTM 玩家交流群,后台联系我加入。
- 内网穿透
- 远程办公
- 安全访问云资源
- 远程调试
- 多集群网络
- 设备远程访问
- 文件共享
总结
这次分享,我们介绍了集群服务暴露的需求,以及 Kubernetes 中常见的暴露方式。然后介绍了 ZTM 的基本概念和特性,以及如何使用 ZTM 来暴露集群服务。
希望通过本次的分享,大家可以了解到 ZTM 的基本概念和特性,以及如何使用 ZTM 来现集群服务的暴露。
本文由博客一文多发平台 OpenWrite 发布!
这篇关于从 LB Ingress 到 ZTM:集群服务暴露新思路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为之网!
- 2025-01-03从入门到精通:AWS认证攻略指南
- 2025-01-03DevOps和平台工程,哪个更适合你?
- 2025-01-03Spark聚合优化:我们如何通过解决GroupBy性能瓶颈和避免使用spark EXPAND命令,将运行时间从4小时缩减至40分钟。
- 2025-01-03彼得·德西斯在AWS reinvent 2024大会上的精彩演讲要点
- 2025-01-03开源商业化 Sealos 如何做到月入 160万
- 2025-01-03数据仓库、数据湖与湖仓架构:一站式数据处理进化论
- 2025-01-02Fluss 与数据湖的深度解析(二)
- 2025-01-02阿里云部署方案项目实战:新手入门教程
- 2025-01-02阿里云RDS项目实战:新手入门教程
- 2025-01-02阿里云部署方案资料详解:新手入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