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教程讲解二叉树的三种深度

2021/5/31 12:23:30

本文主要是介绍Python教程讲解二叉树的三种深度,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程序猿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python代码实现了二叉树,这次将会实现二叉树的几种遍历方法,来更好的解析二叉树的结构特点。分别是一种广度遍历,和三种深度遍历方法:先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下面是代码实现:

  1、先序遍历

  遍历顺序:根==》左子树==》右子树,实现代码:

  def pre(self,node):#定义一个先序遍历的方法

  if node is None:#判断节点是否为空,为空则返回

  return

  print(node.elem,end=' ')#打印遍历的节点

  self.pre(node.left)#递归左子树

  self.pre(node.right)#递归右子树

  2、中序遍历

  遍历顺序:左子树==》根 ==》右子树,实现代码:

  def md(self,node):#定义一个中序遍历的方法

  if node is None: #判断节点是否为空,为空则返回

  return

  self.md(node.left) #递归左子树

  print(node.elem,end=' ') #打印遍历的节点

  self.md(node.right) #递归右子树

  3、后序遍历

  遍历顺序:左子树==》右子树==》根,实现代码:

  def bhd(self,node):#定义一个后序遍历的方法

  if node is None:#判断节点是否为空,为空返回

  return

  self.bhd(node.left)#递归左子树

  self.bhd(node.right)#递归右子树

  print(node.elem,end=' ')#打印遍历的节点

  打印结果:

  if __name__ == "__main__":

  tree=Tree()

  tree.add(0)

  tree.add(1)

  tree.add(2)

  tree.add(3)

  tree.add(4)

  tree.add(5)

  tree.add(6)

  tree.add(7)

  tree.add(8)

  tree.pre(tree.root)#打印先序遍历的值

  print(' ')

  tree.md(tree.root)#打印中序遍历的值

  print(' ')

  tree.bhd(tree.root)#打印后序遍历的值

  print(' ')

  #输出:

  # 0 1 3 7 8 4 2 5 6 先序遍历的值

  # 7 3 8 1 4 0 5 2 6 中序遍历的值

  # 7 8 3 4 1 5 6 2 0 后序遍历的值

  总结二叉树的三种深度遍历的实现主要是利用了递归,利用不同的遍历顺序来改变递归的顺序和节点打印的顺序来实现,利用这一特点就可以用python快速的实现三种遍历方法了。

  本文来自千锋教育,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篇关于Python教程讲解二叉树的三种深度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为之网!


扫一扫关注最新编程教程